時間: 2016-09-29 16:34:18 來源: 恒高官方網站
初中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,這是一段美妙的時期,幼稚的個體從懵懂年少到日漸成熟,從依附無助到獨立自主,其中有浪漫,也有美好。青春期也是個充滿起伏的挑戰時期,成長中不可預期的煩惱,對他人目光的敏感,對評價的在乎,對自我的懷疑,種種困惑組合成了五味俱全的青春歲月。
艾里克森提出,人在12-18歲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性。這個時期的少年要努力地整合自己的各種知識、經驗、積極思考,形成對自己的深入理解和認同。初中生正處于這個時期的起始階段,雖然一切剛剛開始,但一切都不陌生。
有一天,一個孩子的媽媽找到我,說“孩子最近成績下滑嚴重,孩子現在的心思不在學習上,經常會在手機或電腦上和同學聊天,一聊就是一整晚,他還別喜歡打籃球,這些都占用了孩子太多的時間,看著孩子現在這個樣子,我心里很著急,忍不住就要多說兩句,可沒說兩句話孩子就不耐煩了,再多少兩句,就會出現沖突。平時在學校住校,我也管不到他,周末回家想跟他多聊聊,他也不愿多說。孩子現在馬上就要上初三了,家長心里非常著急擔心。
聽完這位媽媽的擔心,我找到孩子,了解情況。“我不是不懂事,我也知道他們為我好,但是他們根本不懂教育!不懂怎么做家長!所以他們根本弄不懂他們生養的這個兒子!”孩子開口就是一通指責,好似心中充滿怨氣,但他的表情還是很平靜的。“
從小他們就給我安排好了一切,所有的事情都得按著他們的計劃做,沒有手機和電腦,每天做的事情只有學習、運動和睡覺,誰會這樣生活?!他們總是用他們當時的情況來教育我,可我就想不明白了,為什么我的事情我自己就做不了主?每天就知道學、學、學,我覺得自己整個一弱智,別的同學知道的東西我都不知道。”
這個孩子從小是在父母的嚴格管理下成長,在學習上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,在課程難度相對比較輕松的初一年級,孩子尚可憑借基礎和較強的接受能力保持優勢。
到了初二,各科學習難度加深,他不是積極尋找更好的學習方法、為學習投注更多的精力,而是回避這些困難,索性專注于學習以外的世界,被各種誘惑牽著鼻子走。如果父母靜下心來分析一下孩子的行為成因及心理需求,幫他找到問題的癥結,一起制定一個改善計劃,并能檢討自身的一些問題,還是會很快調整過來,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成績都會得到同步提高。
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,但面對不盡如人意的成績,加上孩子的逆反之舉,家長完全慌了,認為自己無力管教。
孩子正處于青春期,叛逆情緒比較嚴重,極容易發生親子沖突,這些都屬于正常現象,這個時候就要及時疏通孩子的情緒,讓孩子能夠平穩度過。
針對這樣的情況,首先要做的是傾聽孩子的心聲,表達同感,助其了解自己的感受與情緒,其次,要提供心理支持,引導孩子從不滿和對抗中走出來,初步覺察自己的問題。由于青春期中的種種矛盾,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會在各種適應階段遭遇挫折,既然不可避免,就應該學會正確認識挫折,發現它的兩重性,這樣才能“吃一塹長一智”。最后,帶領孩子面對自己的問題,挑戰自己的畏懼心理,學會放眼未來、規劃未來。
我想,只要孩子不再回避自己的問題,愿意立足現在一步步努力,他就一定能調動自己的潛能度過這一關。除此之外,父母也要多檢視自己的行為,多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,體會孩子的感受。建議父母要掌握青春期孩子心理發展的不平衡規律,學會并嘗試與孩子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,與孩子交朋友,以誠相待、以身作則。愛護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,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再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和場合,實施正面引導,杜絕以往那些簡單、壓制、粗暴的方式。
初中生活難免會有不順利、不自由,孩子會心存不滿,內心無比渴望自己做主、由自己選擇。其實自己做主并不一定非要等到18歲。如果每一個孩子愿意對自己負責,并且努力對自己負責,把握好自己、實實在在地去走每一步,新的生活便會隨時開始。
初中階段的學習并不困難,但對孩子的能力和學習習慣的要求比較高。很多時候,不是孩子做不到,而是心理上的畏懼和退縮,讓孩子無法前進,面對青春期的孩子,多一點耐心,多一點引導,相信每個孩子在初中階段,都會碩果累累!
【上一篇】愛的信任
【下一篇】不要輕視培訓行業的老師們